疑啊。

“之宜不必多想,创业未半就先猜忌起了自己人,不是给别人看了笑话嘛。咱们选贤不避亲,如今更是缺少人手的时候,不必为了这点事就埋没了骞珉。回头你让骞阜也去四方书院读书吧,等考出来了就让他去上任。”

骞阜就是骞珪的二儿子。

闻言,骞珪才低头行礼道:“喏。”

之后,骞珪又同李昀商量了下怎么养马之类的事宜。梁人擅种,羌人擅放牧,刚刚开始时,总得选一些羌人出来去协助放牧。

除此之外,这次羌人虽然按照李昀的话全部打散分到了各地。可实际羌人不少擅马,是最好的骑兵手。骞珪的意思是再挑选一些羌人出来充作骑兵,也可以让羌人有更好的融入感,增强他们的归附心。

李昀觉得这两件事都很有必要,立马就准了。

这些琐事之后,则是骞珪这段时间整理出来的封赏策略。从传来大胜之日起,骞珪就在梳理了,昨夜又连夜核对修改,这才能今日呈给李昀。

李昀翻看了之后觉得大致没问题。

另外就是这封赏报告第一次将随军大夫、护士以及军需官甚至连挑夫、伙夫都涵盖了进去。

有突出功劳者,都有封赏。

“之宜办事我就是放心。”

骞珪摇头感叹道:“这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,倒是主公的仁义与对下属的恩德,我游历中州之时从未见过。自古战事凶险,可百战功名、青史传唱皆在将军一人之身,谁又注意过这些小兵小民呢。

说来惭愧,主公当初改革军事时,我也觉得太过耗费了。可如今凉州兵马可以说是天下少见的雄兵,众人的喜战之情更是世无其二。这样的景象,全是主公的功劳,与我等臣下又有什么干系呢。”

他这话,纵然有几分拍马屁的味道,可大多也出自真心。

李昀听了相当舒服。

要说小时候的夸夸话,大了时候的马屁话,还得这些文化人来。李昀跟范旭、赵戎、骞珪甚至崔定这些人聊天或者商谈事务,向来都十分愉快。

特别是有时候出谋划策。

李昀早就发现这些人很会捧哏。

他们也想得到,但很会一脸认真地看着他说恳请主公赐教或者就是愿闻其详,听了以后就说原来如

章节目录